「產業分析的邏輯非常簡單,先判斷公司所屬產業的發展性,再判斷公司在產業中的競爭力。只要公司所屬產業是持平或向上成長,再加上公司在產業中具有競爭力,能夠把市占率維持住,甚至提高,就可以確定公司具備長期獲利能力了。」- 財報狗
插播:首映看了嗎
財報狗自獲利分析、安全性分析,再介紹價值評估方式與成長性分析,最後一關就是產業分析了。前四個步驟是與產業分析相輔相成的,以下用表格清楚呈現。
財務分析 |
產業分析 |
產業分析方法 |
步驟一: 獲利性分析 |
公司獲利穩定的原因? 1.公司為何能穩定獲利? 2.確實具備長期競爭優勢或只是運氣好? 3.競爭優勢有沒有可能突然消失? |
產業未來10年能繼續發展嗎? 1.過去10年產值走勢是否成長或持平?
2.影響產業走勢關鍵是容易掌握?
3.產品是否無明顯替代品?
公司競爭優勢(差異化優勢或低成本優勢)穩定嗎?
1.差異化優勢:品牌(要能做到以下兩點:如王品、葡萄王、精華、寶島科)
2.差異化優勢:專利與法規
3.差異化優勢:轉換成本
※技術優勢並不是長久的差異化優勢 4.低成本優勢:獨佔資源
5.低成本資源:規模
|
步驟二: 安全性分析 |
公司安全性高的原因? 1.公司為何能維持健康的財務指標? 2.未來有惡化可能嗎? |
燒錢慘業四大特色 1.產品無法差異化:陷入價格廝殺 2.產業依賴規模優勢:特別是高資本支出
3.低價技術持續研發:花錢研究沒賺頭的技術
4.各國政府砸錢補助:供過於求把大家拖下水 |
步驟三: 價值評估 |
公司價值真的被低估嗎? 1.出現便宜股價原因?因為景氣不好,所有股票通殺? 2.公司出現短暫利空衝擊? 3.公司或產業出現了本質性的變化? |
股價下跌,是買點還是賣點? 1.下跌原因:總體狀況惡化à績優股好買點 2.下跌原因:產業陷入危機à短暫危機可進場,若產業衰退應觀望 3.下跌原因:公司獲利衰退à檢視公司競爭優勢是否變質
4.下跌原因:非經濟議題干擾à不影響公司獲利,股價回檔多為買點
|
步驟四: 成長性分析 |
公司短期成長動能如何? 1.短期成長動能為何? 2.短期成長動能能持續多久? |
企業3大成長動能 1.新產品或新領域:
2.新市場(新販售國家):須符合三條件
3.新客戶:相較於新產品和新市場,應該是較弱的一環,但2010年起出現例外狀況,也就是蘋果供應鏈興起。須符合三條件
|
透過產業分析,不斷去思考、去驗證財務分析的結果是否合理正確。經由五步驟一起來挖好股吧。
資料來源
同場加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