穩健投資和儲蓄如果濃縮上流哥告訴大家的一句話,那一定是這句。

 

插播:首映看了嗎

生活態度《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》

 

「任何人只要沒有辦法打敗大盤,就應該要做被動式投資,去買追蹤市場指數的ETF,如台灣有元大台灣50(0050)、富邦台50(006208)。ETF貼近指數、交易費用又低,適合散戶投資。投資ETF的好處是,省時間、情緒不易被影響,只需要做好資產配置。而且定期定額已經內建低買高賣功能,因為定額,市場高點會買少,市場低點會買多。

投資人也可嘗試小部分主動選股,大盤雖在高檔,但仍有部分中小型股有吸引力。不必自我設限,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並不衝突。但如果沒有選股能力,就不要存股。股票的配置應該是投資組合,就算是看好的股票也不代表低風險。一定要記得分散風險。

同類的商品,在國內和國外的稅率算法不太一樣,如在買美國買美債ETF,稅息扣3成;台灣買海外債券ETF,配息超過100萬,才要申報最低稅負基本所得額。但如果你不是高所得,每年年收670萬以上,也不適用最低稅負制。如此一來,就算台灣買的海外債券ETF費用比較高一點,因為有稅賦優勢,所以在台灣買可能較為划算。」

 

「控制財富效果傾向,避免賺多也花多。」

 

「三指標判斷股市浮現泡沫化疑慮:巴菲特指標、本益比、席勒本益比。台股本益比參考性會有點問題,不如看台積點的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。而另一個更好的全球股市指標就是美股。」

 

本欄作者就此三個指標提供目前資料如下:

一、巴菲特指標 : 台股和美股都回到海嘯前的水位

擷取.PNG

擷取.PNG

二、本益比 : 可以看到到榮景期(景氣循環最後階段,本益比大於20就需注意。)

擷取.PNG

三、席勒本益比

擷取.PNG

四、 股價淨值比(筆者再幫大家多一個來自財報狗網站的)

擷取.PNG

 

目前建議資產配置是30%-50%以下風險資產(股債各半)、10%-20%安全配息組合、30%貨幣基金(現金)、5%-15%黃金,抗通膨又相對安全,預期未來10年報酬平均2%-5%。隨著市場崩盤,慢慢加碼風險資產,考參考席勒本益比從30%一直向下買到15倍,甚至評估跌到10倍的機率。要有預期加碼了5次,還有很大空間繼續加碼。要預計攤平時間拉長到3-5年,等到股債回到正常價位,再被動式投資建議的正常水位50%股票和50%債券。預留現金在崩盤時加碼,更可以加速累積資產。

 

資料來源:

《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心靈富足理財日記 的頭像
    心靈富足理財日記

    心靈富足理財日記 Eudaimonia Condition

    心靈富足理財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