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斷股價最常見的合適就是依照本益比去計算。
本益比 = 股價 / 每股盈餘EPS
我們在來看看前一篇所介紹的ROE
ROE = 淨利(盈餘) / 股東權利 = 股東權利報酬率
1/本益比= 每股盈餘 / 股價 = 外部股東權益報酬率
也就是說本益比為外部股東們所給的評價 (股價) ,每一塊錢所得到的盈餘。
ROE可以判斷公司的營運績效,也就是公司利用自有資金的效率。
本益比倒數則是判斷股價是否便宜,也就是公司利用外部股東的錢的效率。
由上面公式可以得知,
如果要獲得2%報酬,本益比 = 1/2% = 50
如果要獲得4%報酬,本益比 = 1/4% = 25
如果要獲得5%報酬,本益比 = 1/5% = 20
如果一次投資只能獲得與通膨大致相當的2%報酬,又要扛下股票震盪的風險,那真是太可憐了!
所以,報酬至4%-5%應該為基本門檻,表示本益比至20~25就已經相當高了!
那本益比越低越好嗎? 要造成本益比低的可能原因有
1. 股價上升,EPS也上升,但是股價上升的幅度比EPS小
2. 股價下跌,EPS大致持平
3. 股價大致持平 , EPS上升
4. 股價下跌,EPS也下跌,但是股價下跌的幅度比EPS大
如果是第 1 點,就是EPS不斷上升,推升著股價走高,
如果是第2、3點,則是股價被誤解了,有逢低買進的機會,
但如果是第 4 點,表示股價反映了EPS的下滑,此時進場當盤子,萬萬不可阿!
所以本益比不是越低越好,最好是EPS帶動股價不斷走升。
顯然公司的本益比就是和EPS的成長有密切的關係,所以我們會去找尋公司過去的EPS成長率來推算合理本益比。
本益比評價重點 - 適用於成長型或穩定型產業
1. 過去3~5年EPS成長率是否穩定
EPS成長率若不夠穩定,代表未來不穩定的可能性也很高。我們就無法以此來推估本益比。
2. 產業變動性不大
產業變動性大,代表獲利也會變動劇烈,無法藉由過去資料推估未來的成長性。
但同一個產業的公司,不一定會有差不多的本益比,端看他們EPS的成長性而訂定。
3.獲利不穩定、虧損、EPS小於1、景氣循環股不適用
本益比推估方式
1. 於過去五年區間偏低的位置買進
2. 依據過去3~5年成長率給定合理本益比,在低於合理本益比狀態下買進
過往每年EPS成長20~30%,本益比約給至20~25倍。
過往每年EPS成長15%,本益比約給至15倍,一個常見的台股均值。
財報狗提供類似的對應數據如下,可以此推估合理本益比 :
EPS成長率 | 合理本益比 |
0% | 10倍 |
10% | 12倍 |
15% | 15倍 |
20% | 20倍 |
25% | 22倍 |
30% | 25倍 |
以本益比推估合理股價
1.試以5年平均本益比推估合理價位 (完全法)
讓我們再複習一下損益表架構
忘記了? 先複習一下吧
【財報輕鬆學】三大利潤率與每股盈餘EPS
首先需要預估
一、預估營收成長率 : 前三年平均推算
二、預估毛利率 : 前三年平均推算
三、預估營業費用佔營收比例 : 前三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例估算,若有一次性費用需要剃除(如訴訟、併購)
四、預估營業外收支 : 前三年營業外收支估算,若有一次性收支需要剃除(如利息變化、匯率變化)
這樣就可以預估合理股價囉~
2.試以5年平均本益比推估股價區間 (簡易法)
簡易法適用公司,必須營業成本、營業費用、營業外收支變動不大。
首先需要預估
一、預估營收成長率 :
(最近一個月營收成長率 , 近六個月營收成長率平均) 取最小者
或 (去年營收成長率 , 最近一個月營收累積成長率) 取平均
二、預估稅後淨利率 :
近四個季度稅後淨利率平均
或 (去年稅後淨利率 , 近四季稅後淨利率) 取平均
這樣就可以預估股價區間囉~